当前位置:醉兮>历史军事>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490.第490章 废滦平集市该设海阳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90.第490章 废滦平集市该设海阳县(1 / 2)

第490章 废滦平集市该设海阳县

“东北方向的道路,其实就那么几条,为什么还要再开辟新的道路?”

妟鸠微微皱眉,幽州想要往东北去,现阶段两条路可以选。

一条是卢龙道,一条是走承德。

至于辽西走廊,这会儿还在海里。

洋河都还没淤出滩涂来,所以想要去东北,卢龙道是首选。

妟鸠之所以最后决定留在卢龙,也是看中了东北方向的未来。

都说北平是要塞城市,这一点也不为过。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全在北平这里作为节点,威胁程度各不相同。

但对于建立在北平附近的政权,必须要注意两个方向的威胁。

漠东草原和东北平原。

漠东草原的游牧民族与东北平原的渔猎民族,才是北平政权的大敌。

而越是这样,越要降低通道的数量才对,所以妟鸠不理解,为什么辛屈要增加通道数量。

辛屈看妟鸠的疑惑,还是耐心的解释道:“世界上本来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也就是说,哪边方便开辟道路,都是需要洞悉本地山脉、河流走势的。

这些地方,对于我们未来来说,既是对外扩张与贸易的通道,更是生死交通线。

所以,与其让别的部落据之图谋不轨,不如主动出击。

路我们可以先调查,然后慢慢开辟。

开辟的同时,也在这些地方设立村社小堡,然后移民屯垦,不断改善本地的情况。

只有这样,在百年内,我们就可以用这些小堡进行连城,就地取材,开辟长城。

当长城建立之后,北方游牧的南下,也能被长城阻碍。

没有骑兵、车兵,他们就没办法来去如风,到时候依托小堡,弓箭伺候,我们就能用极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进攻与防御线。

如果妟氏也想要安稳的生存在南方的平原,那么卡在交通腰线上的你,更应该摸清楚你能掌控的防线,究竟有多少豁口。”

辛屈说到这里,发现他还是没有理解,只能耐着性子说:“我问你,是种地收益高?还是放牧收益高?”

妟鸠几乎没有犹豫道:“种地。”

“那么种地能乱跑吗?”辛屈再问。

妟鸠眼眸微微挑动:“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辛屈松了一口气,“游牧与农耕之间,天然存在一个生产关系的冲突。

游牧要地不要人,农耕要人也要地。

所以,伴随着我们对南北各地的开发加剧,接下来二十年内,我有把握让有辛氏人口暴增至二十万以上。

二十万人啊!这需要多少地,才能满足第三代,第四代人口的需求?

到时候南方商族如果乱了,或许我们的战略重心会转向南方。

但要是南方没乱,我们就必须对内挖潜。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北方的风雪、干旱频发,这就说明北方草原的生存条件在衰弱。

一旦草原长不出那么多草,游牧就会南下。

然后开始跟我们抢夺生存空间。

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农耕,这需要两三代人,五六十年的更化,才能让他们学会农耕,而这段时间内他们除了游牧还能怎么生存?

咱们的禾苗,那可是优质的牧草。

咱们能吃,牛羊也喜欢吃。

这就是根本上的矛盾。也是我为什么一定要伱们调查道路的根由所在。

路我们找到,在节点上设计好驿站与烽火,从而以这些节点作为抓手,辐射更北方的土地。

也作为我们增援,或者开拓北方的前线。

一条长城,既是防御线,也是进攻线,更是经济线。”

辛屈的教鞭在地图上快速拉了一条虚线,沿着山脉走势一直划过辽东,但辽泽在的地方,辛屈则是学明朝的方式,往南方稍微靠海的地方拉一下。

这样一来,长城从辽宁就能一直蔓延到山西。

“差不多就是这样,一百年内,咱们必须跟子嗣交代,务必完成燕山段的长城建设与人口填补。

需要的粮草,短时间内,我们只能依靠军屯来解决。

所以,镇中将军的一个大任务,就是军屯。”

辛屈看向石戊:“昌平、怀柔、密云、兴隆、遵化、迁安、卢龙。

这六个地方,在接下来二十年内,我会想办法填补人口,将他们变成县这个级别。

也就是达到千户规模。

当然,昌平、卢龙是我们跟妟氏的地盘,人口本来就多,不用担心这个。

但兴隆,处于群山之间。

这里的开发程度太低了,需要时间,所以我给你将将军府镇在怀柔,就是为了让你利用怀柔、密云两地的资源,优先供给兴隆的建设。

兴隆建完,遵化、密云之间,也就有了北部的通道,敌人走柳河下来兴隆,也能借助兴隆堵死柳河的水道不被利用。

然后两翼可以出兵增援。在长城拉起来之前,铁三角也就不成问题了。”

石戊微微颔首。

柳河,他是知道的,那边的河水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