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兮>历史军事>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08章 圣眷极重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8章 圣眷极重(2 / 2)

元世祖忽必烈在朱元璋开国之时被入祀历代帝王庙,到嘉靖年间便被废黜,以为蛮夷不可成中国帝王。

到了明朝后期,士人的民族情绪越加亢奋,到嘉靖后期许多文人不仅认为元朝皇帝不适合配祀,甚至直接否定元朝的存在,认为元朝只是篡了宋朝皇位的伪朝。

当年朱元璋在位时曾把自己的爷爷、父亲全都追封成皇帝,这其实造了一個谬误,就是朱元璋的爷爷父亲在世的同时,天下还有元朝皇帝存在,等于同一时期存在两个明王朝认定的正统皇帝。

当然,在朱元璋时期如果有人提出这是问题,朱元璋多半会觉得这些人是读书读傻了。

可到了嘉靖之后,随着华夷之辨越演越烈,有一些文人就走向极端,以王洙为代表的一批文人提出元朝既然是伪朝那么就根本不应该有皇帝,于是搞出一套“明继宋统”的叙述。

认为宋王朝灭亡之后,皇帝不是忽必烈,而是朱元璋的爷爷继承了正统皇位,朱元璋爷爷死后就是朱元璋的父亲继承正统皇位,朱元璋的父亲死后就是朱元璋当皇帝。

两百多年前朱元璋那在讨饭和逃亡的爷爷和父亲打死也想不到,自己此时的生活多年后会在明人所写历史书中被描述成一边讨饭一边做着真龙天子。

到了万历年间,以华夷之辨为主要讨论内容的书籍也出了不少,只不过和王文龙的《民族国家论》不是一个叙述套路。

常州府,江阴县。

靠近长江边有一处气派的藏书楼,那是李如一的家族世代修建起来的。

李如一家是江阴望族,李如一的祖父名叫李诩,人称“戒庵老人”,著作颇多,还是江阴有名的藏书家,建了一座藏书楼名为“世德堂”。

而祖父去世之后李如一自己也继承了家族的衣钵,无心科考,只是嗜好藏书,在祖父所留的“世德堂”藏书楼满了之后,他又筑“得月楼”,没几年也被藏满,于是又起一座“落落斋”,专门储藏精善版本的古书。

李如一和徐兴公一样,也是一个有理想的藏书家,同样提倡“天下好书,当与天下读书人共读之”,而且他比徐兴公做的更加投入,花费大量钱财编撰《得月楼书目》,将自己家所藏的书籍全部编成目录,并且详细注解每一本书籍的内容,方便外人借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详注版本的目录书籍,李如一也因此青史留名。

李家这么大的藏书量依靠的也是一套复杂的采购体系,李如一专门派有家人在外访求书籍,每每市面上有新书出版,李如一便会派人前去翻阅,择其善者,购入自己的藏书阁,而且还会仔细阅读写出评语,方便来借书之人翻看选择。

此时李如一面前就放着两本有意思的书,一本是王文龙的《民族国家论》,另一本则是《徐笔峒先生文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