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兮>历史军事>满唐华彩> 第172章 开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开春(2 / 3)

道:“可,想必他最后会决定去。”

天宝七载一开年,他总有一种有许多亲友要离开长安的感觉。

但也有些友人将会见到,比如刘长卿也要再赴长安参考。

正说着话,全福过来通传道:“五郎,有好友来访,自称杨暄。”

“我的好友?”

杜五郎虽然不太认可这个说法,但还是请了杨暄进来。

“我就知道薛郎也在。”杨暄入了堂,道:“阿爷有急事让我与你们说。”

若真是急事,杨钊就不会让儿子来说了,无非是来表功的。

之所以要让杨钊坐上御史中丞之位,就是要给杨党争取几个进士名额,想必是有结果了。

杨暄也不在乎高适这个外人在场,大大咧咧笑道:“阿爷已打点好了,首先保我们三人都能中榜。

若只管自己中榜,薛白根本不需要杨钊。薛白不应,静待下文。

“至于我们要的名额,右相也答应给阿爷了。”杨暄道:“但得以另一种办法,过几日,礼部会把题目先给我们,要想点关东士子,文章得让人服气..”

薛白微微皱眉,看向高适。

有一瞬间,他察觉到对方没那么兴奋了。

说来,高适所求的若是一个公平应试的机会,只怕缘木求鱼了。

在这世道下,他们能做的就是谋出前途,再图改变。

天宝七载的春闱定在二月初九。

而在二月初五,薛白便从杨钊手中得到了进士科的试题。

“去岁礼部侍郎李岩被你们闹得罢免了,今科由礼部尚书崔翘亲自主考,另外是吏部侍郎达奚珣,还有我,以御史中丞之名覆核,但说到底,最后还是右相在把持。圣人要点你为状头,你莫写得太差了……”

交代了好一会儿之后,杨钊递过了试题,倒是颇为详细。

帖经他们不需要;策问题有五道,问的钱粮财赋相当;最重要的是诗赋,诗题是《龙池春草诗》和《鉴止水赋》。

薛白虽然得了圣人承诺,倒也不敢托大,准备起来。

他从来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不择手段也要谋到这个状元。

转眼到了春闱日。

这一整夜,颜嫣未曾合眼,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给薛白写的诗赋,迷迷糊糊中都在记着要以“澄虚纳照,遇象分形”为韵。

先是担心万一被人发现了状头的诗赋是自己写的,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之后她再一想,也许首先该考虑的是那诗赋到底能不能及第。

她如今身体虽好了许多,没能休息好总觉得心慌。

最后,她干脆爬起来,独自走到窗前,

抬头看着那个有点点星光的天空,合掌低语道:“齐天大圣保佑,我阿兄文场得捷,金榜题名。还有,阿爷最好还是不要去河陇。

同一片夜空下,薛白已经爬起来了,把香软的青岚推回到被窝里,独自出了门。

他身上裹着杜家姐妹送的衣袍,带的是两位女冠送的文房四宝,腰间挂着杨玉瑶给的护身符。

走到前院,发现杜五郎今夜又是住在薛宅客房,此时已在门边打着哈欠,柳氏带着薛家的几个孩子也已经起来了,备了早食,想送他们去贡院。

“哎,也不是甚大事,你们都回去睡吧。”杜五郎挥手将他们赶回去,“我们都是坐过好几次牢的人了,去一次考场有何妨。”

薛白却是道:“想陪就陪着去也好。”

众人便一起往外走去。

如同去年一样,各个坊门已经提前开了。朱雀大街上麻衣如雪,全是举子。

到了皇城前,与高适、刘长卿汇合,远远便看到元载正在激励一群寒门士子,那都是杨党收拢来的人才,也是往后的政治声望。

薛白不急着去与这些人才混熟,竹纸是他造的,这就够彼此之间有所关联了,重要的是他得有更高的地位。

“薛郎。”

忽有人喊了一声。

薛白回过头看去,见是李嘉祐,遂含笑示意。

李嘉祐为人热情,却是挤上前来,将他拉到一边,道:“我近来听到一件事,恐于薛郎不利……有人说你阿爷已逝,你瞒着此事来参加春闱,若是真的,可是要影响前途。”

“李兄何处听来的?”

“不少人都在传,青门、国子监、乡贡聚集的驿舍,可见薛郎果然名满长安。”

薛白道:“谣言罢了,不必理会。”

“如此便好。”

薛白神态平静,心中却有些疑虑。

他昨日又见了杜始一面,得知以他们如今的实力,查不到这种传言的来由,因为凡是听说过薛灵之事的人都可以造谣。

若仅是如此当然也无妨,轻易便可破解。只怕背后有人操控,比如上次设计冤郑虔私撰国史之人,他还没能确定是谁。

当然,眼下还未有异状。

别过李嘉祐,薛白才回过头,杜五郎已拉了他一下,小声道:“我方才又听到有人说,我准丈人过世了。”

说来,杜五郎因为薛三娘的关系,对薛灵的观感可能还更好些。

薛白只好附耳道:“过世与否,你我还能不知吗?”

“那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