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醉兮>女生耽美>大秦完美太子> 第 127 章 登长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7 章 登长城(2 / 7)

旦叛军在郡内出现,很有可能就近挟持当地庶民作为人质。

为了保护家人,士兵确实会勇往直前。可一旦家人被敌方抓住,恐怕他们也会极快地倒戈向敌军。

本来就近征兵,征来的就是六国旧民。结果本国的贵族起兵造反了,说不定都不用强行抓人,父老乡亲直接就跟着贵族一起反叛了。

敌军头领是故国的贵族,敌军士兵都是自家亲友,那还打什么?

所以不仅不能让这些庶民就近服役,还得送远一些才行。像楚地这样不太安分的地区,郡尉手底下的基本都是老秦人。

说实在的,老秦人大多不缺地。家中总有长辈在灭六国时立过军功,剿匪的那点功劳太少了,根本看不上。

倘若

剿匪轻松一些也就罢了,偏偏匪徒很难找。

边军为什么不嫌弃匪徒难找呢?

主要还是因为边境的匈奴更难找。

匈奴时常隐匿在大漠和草原之中,要追踪他们的行迹并不容易。然而边军作战时是不会一直固守不出的,击溃匈奴之后难免要追击逃兵。

如果连藏在山林里的匪徒都找不到,那还指望什么找匈奴?在山林里寻人总比在漠原里寻人简单。

边军守将甚至把这个列为了一则训练项目,是实打实冲着练兵去的。

始皇沉吟片刻说道:

“既如此,日后征来的新兵不如直接交给特定的军中部门进行训练。()”

其实大秦以前也有新兵的训练部门。

年轻男丁到达一定年岁之后,第一次服兵役就是去本地的新兵营。这次过去是训练为主,大概率不会直接上战场杀敌。

经过一两年的训练,服役时间结束,就放归家中去了。等到下一次服兵役时,才会作为老兵派往前线。

老兵的服役时间也有限,超过一定次数就不会再征他们去服役,除非遇到了士兵人手不足的情况。

可是计划很好,总是赶不上变化的。

大秦一直到灭六国为止,消耗了大量人口。毕竟灭六国之前,大秦也没闲着,隔三差五就发动对外战争。

到后期都开始在三晋故地征兵攻打楚国了,可见确实缺人。

因此新兵的训练时间就难免缩短一些,稍微训一训,直接派往前线。甚至人手不足时,干脆就不训了。

反正上了战场也能磨练人。

到了天下一统后,之前因为战乱导致的混乱现状还是没有得到改善。大秦需要改革的地方太多了,有些不是那么重要的部分便被延后处理。

如今太子提起,始皇帝便想起这一茬。他打算将原本的新兵训练改一改,就照着这个来。

正好之前的新兵训练也是在本地训,那就顺手把本地的匪给剿了。

大秦往后很多年,大概率都是在进行对游牧民族的战争。寻人是个很重要的技能,先让他们在山林里练一练也好。

扶苏听罢点点头:

还是父亲想的周到。?()”

这些新兵本就不参与本郡的平叛,哪怕遇到叛乱,跟他们也没关系。所以让他们在本地训练不仅方便快捷,还能非常积极地为父老乡亲剿灭匪徒。

这样算是尽量发挥了本地当兵的优势,规避了相应的劣势。

等到新兵训练结束,里头很多人的下一次服兵役大概率并不会被派去边郡。

大秦如今国土广袤,像是楚南那里的役兵派去北境并不合适。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而且离家太远也容易惹人怨怼。

所以这些人应当还是会被充入郡中的守军里头,防备各地叛乱。

真正会派往边塞的,自然还得是离得近的郡县中人。

但这不代表他们学过的寻人就没用了。

() 恰恰相反,这个技能非常有用。

反贼也爱藏匿在山林里伺机而动,后续战败后溃逃也会往山林里逃,沦为匪徒。

且平叛和剿匪是两个不同的优先级,给的军功和奖励也不可同日而语。让郡兵去剿匪他们可能不怎么积极,但是让他们去抓叛贼他们必然非常主动。

更何况,即便他们一辈子没遇到叛乱,学习山林生存、追踪、寻路之类的技能难道就浪费了?

——看看先秦时期的森林覆盖率吧。

寻常庶民也是很可能不小心迷失在山中的,村中有个懂行的,到时候救人都方便很多。

技多不压身,学了总比没学好。

扶苏提笔将这些内容记下:

“既如此,日后新兵训练安排特定的将领负责,边郡就不插手了。他们只管对外作战和戍守边疆就好,也免得总被弹劾。”

始皇颔首:

“待到月氏被拿下,还可以安排士兵去高原上操练。”

光在大秦境内操练不是很够用,对付西羌还得去高原特训一番。

扶苏于是又补了几笔。

车中有杨端和派来的副将随行,是给二位君上做导游的。此前一直默默听着君上商议细节,时不时给出一点建议。

他等太子殿下写完,斟酌着开口:

“军中时常能发现一些好苗子,只不过不擅长领兵,当个亲卫却很合适。可,将军们身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